齐仲泰也好、曾文冲也罢,二人均会些三脚猫的功夫。
可是父亲已为国尽忠、血染沙场。
儿子继续去扛枪提刀、为国冲锋的事儿,他们家中的长辈自是不再允许。
两人又皆是喜文采、不喜武斗,擅智谋之思、不擅强取之道。
加之武官任职极受限制,想要转职能更是难上加难。
父辈的经历,最终让二人选择更宽敞的仕途之路,这便是齐仲康、曾文冲选择科举入仕的原因。
而凡走科举、顺利入仕的人,绝大多数都会成为儒林各党系的羽翼。
儒生结党是规矩,党同伐异已成常态。
深知此因,望向高阶、赵维桓说道:“两人乃贵族子弟,参加京试时又系前任右辅杜高勋主考。杜党早已被蔡、祝、景三人联手铲除干净,故而那二人绝无党系之嫌。”
杜高勋,乃是老皇帝赵喆初登帝位时,他老爹给他留下的一位三朝元老。
能在大梁王朝做成三朝元老,且是两朝宰辅,可见其本事那是非同一般的大。
可是就在十年前,权臣杜高勋也不知道脑子被驴踢了,还是为了自家利益陷入到了疯癫状态。
他居然几次三番为了私利,公然阻挡、对抗赵喆。
这是一个家天下的封建时代,在这种时代里,敢正面跟皇帝开刚的人,结果都会异常的惨。
那杜高勋的惨,惨到什么样呢?
在赵喆的授意之下,蔡尨辅主导、景麟阁和祝元隆配合之下。
三人用短短半年时间,就给那位三朝元老、两朝宰辅构织出了多达一百二十八条罪名。
既然有了罪名,老皇帝赵喆自然不会手软。
于是乎,短短三年时间内,杜高勋谋反案便让儒林三万人落罪、两千七百人命丧黄泉。
杜家的祖庙,最后都被老皇帝一道圣旨,由禁军出手给推倒、夷做了平地。
如今听到赵维桓提起了往事,赵喆先是皱了皱眉,短暂地思索了一番。
思索过后,他看向赵维桓:“既然他二人已是宦海浮萍,当初既能逃过杜案牵连,想来当是一个懂得忠君爱国、明哲保身之人。好吧,朕准你的提举,就让那二人挑大梁、将你所提议那两个衙司搞起来吧!”
“儿臣父皇领旨,代他二人谢恩。”
闻言再次起身,赵维桓跪拜之中口呼了三声万岁。
“起来吧!”
挥了挥手,让他再次起身,赵喆又一次改变话题问道:“襄王那边,现在境况如何了呀?”
本是四子夺嫡中,唯一仅存的一位能与赵维桓争夺太子位的襄王。
自肖章遇刺后,他就被当成了重点嫌疑人。
朝中的高仕群、曹蒙昆,乃至于崔臣都站到了赵维桓一边。
在那三个人一味地编造、攻谄是襄王买凶行刺,意在夺取太子之位的漫天诋言中。